它刻录历史,诉说沧桑,凝聚乡情......故乡的两盘老石磨
它刻录历史,它诉说沧桑,它凝聚乡情......
在我的故乡的老家里,有我祖上留传下来的两盘老石磨,一盘是旱磨,一盘是水磨,旱磨是磨干粮食的,水磨是磨煎饼糊儿的。
这两盘石磨在我们家己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的磨砺,两个磨箕已由原来的三十多厘米厚磨损得不到二十厘米了,磨盘也由原来一块直径长3米多,厚30多厘米的圆形大石板,磨损成了中间厚,周边薄,内外略有坡度,平整光滑的大托盘,两个磨箕重叠坐落在正中间,活像一把敦放在茶盘里上下一般粗的老茶壶,坐姿优美,稳如泰山。
多少年来,老石磨一直忠实地履行着它的职责,用它那坚硬的身躯把粗糙的原粮磨制成精细面粉,润育着我们家族的一代代后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对我们这个家族的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小时候我经常听父辈们讲述老石磨的故事。据说老石磨是我曾祖父那一代购置的,被家族的后人们视为祖上的传家宝,关爱倍至,精心呵护,定期维修保养。
老石磨传承着我们家族先辈们勤劳善良,乐善好施的优良美德。在那个小农经济的时代,农村百姓生活的食材全靠石磨石碾粉碎加工后才能食用,是村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设施。富人家里都有自己的磨碾供自家使用。而平民百姓则只能依靠村里仅有的几盘公用磨礳轮番操作。
新中国成立以前,村里公用磨碾很少,无法满足百姓生活的需要。为了解决家庭和周边邻居们生活所需,曾祖他们那代人省吃俭用置办了这两盘石磨,并将其专门安放在方便百姓们使用的地方,为邻居百舍提供服务。
每到过年过节,村民们都要集中筹备过节所需的面粉食料,这也是老石磨最为忙活的时节,特别是年前那段时间,经常是歇人不歇马,不停息的运转。为了确保邻居们顺利过年,父辈们都要在年前请石匠对磨齿进行维修翻新,所需费用也都是自家承担,从不让受益的邻居们出钱出力。从曾祖那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我们这代都是这样无偿服务,不厌其烦,深受邻里百家称赞。
老石磨就像祖传的老屋,承载着从曾祖至今五代人的过往,之后的刘氏子孙们虽然也是老石磨的受益人,他们却已经淡莫了祖上的这些往事。
从曾祖到我这一代都是吸噬着老磨加工出来的食材一代一代的过来的,老磨见证了我们家族这几代人日子的兴衰。
家丁兴旺五谷丰登时,老石磨就门庭若市,忙不停息,家里的日子也金生丽水,芳香四溢;家景失落年景不好时,老磨的生意也开始箫涤,家里的日子也随之失落。
我曾听父亲讲过,曾祖购置老石磨的那个年代,家族家景正是兴旺发达的时候,曾祖的三个儿子都成家立业,分家后很快聚集了各自的家产,几年功夫曾祖膝下就有了八个孙子十几个重孙,家族资产也在短时间翻了几番。
几十年后,我家置办了新宅基地,盖起来新房子,院子宽敞明亮。为了方便生活和邻居们共用,父亲把老磨从外面的街口移植到我家的院子里,并加盖了磨棚,确保邻居百舍刮风下雨照常推磨压碾,操持生活。这时己是解放初期,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
三年自然实害期间,老磨也没了过往的那种人欢马笑的场景。
老石磨的磨道里印记着我们家族几代人辛勤的脚印。那年代条件好的家庭磨磨轧碾都是用牲口拉,我们家条件差没有牲口,用磨加工粮食都是靠家人推拉。
推磨压碾是庄户人家一项重要的家务劳动,特别是做煎饼推水磨磨煎饼糊子,因家里人多,每次都要推十几斤粮食的糊子,做的煎饼足足能叠1米多高,人少的家庭至少能吃半月二十天,在我们家只能吃一个星期,所以我们家推磨的几率很高。
推磨时,磨棍放在小肚子前面,用力巩着往前走,要有忍性,有耐力。我从小不喜欢推磨,一推磨就头晕,经常在磨道里晕倒。我哥哥和姐姐推磨最多。
我姐姐就更累了。她推完磨还要帮着母亲摊煎饼,因为家里人口多,姐姐从小就帮着母亲做家务活,给我们洗衣做饭摊煎饼,耽误了她上学的时间,我们兄弟几个一直以来总感觉对姐姐有些亏欠。
少年时代推磨推碾的经历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记得有时候凌晨天不亮就叫起来推,推完磨再急急忙忙赶去上学,那时年龄小不懂事,经常惹得老娘生气,现在想起来都有点后悔。
我们家的老石磨还给何二娘俩提供了挣饭吃的机会。何二是我同村的邻居,父亲去世很早,自幼和母亲娘俩个相依为命。
新中国成立以前,家里无房无地,生活贫穷,娘俩个经常靠乞讨维生。我们家的老石磨自从迁移到院子里后,周边邻居百舍来我家用磨的很多,阴天下雨何二娘俩外出乞讨不方便的时候就来我家帮助邻居们推磨,尔后邻居们给些米面让他娘俩拿回家食用。
何二为人忠厚老实,推起磨来很卖力,邻居们都争先恐后的请他帮忙推磨。久而久之,何二成了我家里两盘石磨的专职推磨工,邻居们赠送的米面足以维持娘俩个的生活,从此何二娘俩个不再为生计到处乞讨了。
新中国成立以后,何二娘俩成了村里的“五包户”,生活基本有了保障。但何二为人厚道,知恩图报,没忘在他落魄时乡亲们对他娘俩个的关心帮助,仍然坚持经常在我家的磨坊里帮助年大体弱的村民推磨,深受村民的喜爱和赞誉。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农村城市化,生活现代化。农村百姓传统的生活方式逐年改变,各种磨面机,粉碎机和粮油食品加工企业应运而生,老石磨也失去了过去它那神圣的使命。
未来社会无论如何发展,过去中华民族依赖石磨石碾生活的那段历史己载入史册。推磨扎碾的经历是我们这代以上的人永远挥之不去的记忆!
先辈们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优良美德也成了一段佳话印在了庄乡邻居们的记忆力,鞭策着家族的后人们为人处世,做事做人! 原创作者:刘宪会 图文编辑:刘玉新
特别声明:本文为“海报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个人观点。海报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